认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认数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数教学反思1《认识更大的数》教学反思本单元在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更大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掌握更大数的读写,并能在数据的收集过程中,认识近似数。
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四个部分:亿以内数的认识、亿以内数的读写、大数的改写以及近似数的认识。
这一单元学生认识的数都是一些较大的数,学生在生活中接触比较少,但现在的学生聪明可爱,课外知识丰富,喜欢有挑战性的数据学教学内容,虽然这些大数更抽象,对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但他们非常乐于接受挑战。我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主要采用的是创设情境,合作交流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大数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数感,体验数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的教育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本单元的教学中,人口普查、土地面积、生产总值等数据,使学生的学习情趣高,学习氛围浓。对于数一数,我加强学生对数的意义的理解。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数小方块,合作数小方块,给学生有一定的感性认识:十万在多大,一百万有多大,借助计数器掌握大数的数法,了解数的组成,加深对数的概念的理解,对于数位顺序,数位,数级,计数单位及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位数等知识,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去体会、从而理解这些知识。
当学生初步认识了大数后,可以组织学生到各种媒体上收集一些数据,并能说一说这些数据的实际意义,以提高学生感受的程度。这时,“数”不再枯燥机械,而是很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本单元将多位数的读法与写法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因为这两个方面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当然,在教学中,可以先突出读法,在学生掌握读法的基础上,然后再讨论写法。在读、写大数时学生依靠彼此的帮助和题型都可以完成学习任务,在读写中间有零的大数的时候,碰到的困难比较多,我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让大家进行讨论和交流。
学生会借助以前学习的经验和基础,较快较好地掌握了关于“零”的读写。一些比较大的数据,由于书写的不方便,需要将一些较大的数据改写成以万、或亿作单位,这样既方便书写,又便于读数。在教学中,我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放手让学生学习,通过观察比较,在读写数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改写大数的必要性。数据的改写是对数据表示形式的变化,它的大小并没有发生变化。在改写过程中我注重向学生说明改写后为什么要写计数单位的道理。
如:9600000=960万,等号左边的数是以“个”为单位,一般以“个”为单位就不写计数单位了。而等号的右边是以“万”为单位,如果这个计数单位不写,那么就会变成以“个”为单位,这样两者之间就会相差很大。这些道理,可以结合具体的情景加以说明,以便学生在理解的过程中减少错误。近似数是日常生活中经常运用的数,它与精确数不同,表示的仅是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对于近似数学生在日常活动中也已接触到,不过没有出现这样的概念。但是在教学中学生对这一部分的知识掌握出现较大的困难,主要是区分近似数与精确数的困难和将根据不同的需要取不同的精确值,这两方面的困难我通过以下教学进行解决。
出示一些数据,有些是精确的,有些是近似的。可以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并讨论为什么会形成这些近似数,从而让学生明白近似数产生的过程,以加深对近似数概念的理解。求近似数方法教材采用观察思考的方法,把一组不同的近似数放在一起,根据不同的要求,得出不同的近似数。让学生自己进行选择、分析,寻找其中的规律。
总体来说,本单元的教学效果比较好,但学生粗心的毛病还比较严重,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将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开放自主探索空间,实现学习的“再创造” ——《平移与平行》教学反思四年级《平移与平行》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平移又认识了直线、线段、射线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教材设计了六个环节,首先通过“看一看”让学生发现平行线的特征;再通过实际操作“移一移”“折一折”,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行线的特征;通过后面的:“说一说”让学生知道在我们生活中,每天都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平行线,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画一画”,学会画平行线,达到知识与技能的结合;最后在实践活动中,进一步让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知识学会在立体图形中如何找平行线,达到对知识的巩固认识的提升。本节课的教学中,我注重渗透新课程理念,大胆开放自主探索空间,实现数学学习的“再创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创设情境,架起新知与旧知的桥梁。
《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新课导入时,让学生回忆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再平移铅笔、观看生活中的平行现象的图片,
从中使学生抽象出平行线的特点和它与平移的关系,不仅架起了新知与旧知的桥梁,拉近了数学与生活的距离,更让学生对数学产生了亲近感,激发了他们主动的探索欲望。
二、强化动手实践,拓宽探究空间。
《标准》指出:“学生的学习过程应是一个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必须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根据这一理念,我在教学中注重为学生自主探究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例如上课一开始,我让学生根据原有平移知识来平移铅笔,从中发现平移与平行关系。再让学生通过“移一移”“折一折” “画一画”“找一找”的实践活动,经历从具体形象的操作中抽象内化平行与平移关系和平行的特点,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活动的探究性和创造性,而且体验到自已是数学学习的主人。
三、让学生经历数学学习的“再创造”过程。
学生的数学学习应该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在教学中,我让学生通过自已的观察和探索,自主发现、合理建构数学知识,例如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过程中,我并没有直接地讲授画法,而是让学生在已有基础上先独立尝试,发现问题后,引导学生自已来尝试解决问题,让学生经历了问题研究的整个过程,不仅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更加锻炼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角的度量》的教学反思角的度量,一直是我感到头痛的一个知识点。数学概念多,如中心点、零刻度线、内刻度线、外刻度线都是一些抽象的纯数学语言,同时知识盲点也比较多,几乎没有旧知识作铺垫,操作 ……此处隐藏8382个字……备怎么拨,确定一次在十位上拨一个珠后,再让学生分组操作。重点抓住关键环节引发学生思考390后面为什么是400?900后面为什么是一千?这样学生通过计数器的操作,亲自经历按顺序数数的过程,丰富了对千以内数的认识和对十进制计数法的体验。
认数教学反思13终于,让学生们感到非常熟悉的数学的标志数字出现了,而且是在教师节的欢庆大会上,在这里,结合教材我进行了尊师的教育,并及时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到了数学学习上来。在这里,我让学生经历了数1的逐步抽象的过程,由具体的物体的个数,抽象形成1粒算珠,再抽象成1个符号,即数字1。让学生找一些东西数量上的共同特点,逐步抽象概括出数字。写数是个难点,我扎扎实实的进行了些数字的教学。4和5比较难写,重点进行了指导。
“几和第几”的教学可是个难点,这里结合了书上排队买票的情境,让学生初步感受到了“几”和“第几”的不同。在练习中,书上的每个画面我都充分运用了,每个画面都引导学生自由地说,在说的过程中感悟“几”和“第几”的不同,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把“想想做做”第4题和第5题整合成学生喜爱的连续的动画情境,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更显得生动活泼。在后面的教学中,我又联系他们自己的座位说让他们用几和第几来说话,在现实中学以致用。
“0的认识”不难,但要写好这个数字很难,我重点强调了不能给0长尾巴。
认识大于号、小于号,我通过引导和学生的讨论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想像、比较、讨论的过程中逐步领悟、总结出这些说法,最后,我教了句儿歌“大于号、小于号、大口对着大数哈哈笑”,学生听了这句儿歌都很开心并切实掌握了所学知识。
“认识6~9”我引导学生把这4个数由具体实物逐步抽象出数的认识过程,并学习写数。学生虽然会按顺序数出6~9,也可能已经认识了数字6~9,但对这4个数所表示的意义,对它们表示的数值究竟是多少,认识不一定清楚。让学生经历认数过程,揭示相邻之间的关系,就是为了让学生真正了解这4个数的意义,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的能力。
“10的认识”我利用挂图让学生观察数数,又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获得对10的感性认识,并通过用算珠表示、用数字表示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使学生真正理解10的意义,并初步培养了学生抽象概括的意识。教学写数时,突出了1和0两个数字组成的。这一层次采用了小组合作交流、讨论汇报等方式来组织教学活动,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一单元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说写数教学不能持之以恒,不能每天及时地对学生的写的数字进行点评并修正。对难点的突破例如“几和第几”应多举例并反复强调。总之,这些不足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加以修正,希望有所改观。
认数教学反思14本单元的教学内容,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万以内的数的认识,掌握并归纳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会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2、培养学生的观察总结能力,和学会用知识的迁移学习新知识。3、让学生体验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开拓学生的知识面。在教学过程中,以比较大小为例主要想体现以下几点新课程教学理念:
1、突出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作用,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离不开的一部分;
首先在教学过程中,树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有趣味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的开始,老师力求一种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在非常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复习导入部分,老师设计了和同学比体重、身高,年龄等,通过一种平等的自我介绍式的开始,一方面,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另一方面,也通过这一环节对百以内数比较大小的方法有一个复习,激活学生的思维,为后面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随后,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抽出数学素材,让孩子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这一理念。
2、数学的教学活动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利用迁移的原理,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旧知识的迁移,学习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在课上用和学生生活紧密联系的体育器材的价格,抽出数据,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孩子感兴趣了,才会愿意学,通过这些和学生生活紧密相关的体育器材,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孩子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一般都可以对万以内的数大小做出比较,所以,重点是让孩子通过这节课的学习,系统的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它的前一个知识点往往是后一个知识点的基础,而后一个知识点又是前一个知识点的延伸和发展。
3、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利用迁移的原理,让学生利用旧知识来学习新知识,引导学生在体验、感受、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主动获取知识;任何新知识的学习,总是在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利用知识的迁移规律,找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新知识的生长点,诱导学生利用旧知识去学习新知识。通过百以内数的大小比较方法的复习,
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让孩子自己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自己探索,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学生总结出比较万以内数大小的方法,为学生提供积极思考与合作交流的空间。
4 、注重课堂评价的应用,和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拓展学生的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通过练习,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遵循学生的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认识规律,拓展学生的思维,在练习中设计了开放型的练习题猜数,老师通过搜集长城的长度,大桥的长度,著名山峰的高度资料,让孩子通过比较既复习了知识,也丰富学生的知识面,并让孩子感知到生活处处有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激发学生搜集资料的兴趣,为孩子进一步学好数学打下基础。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基本是完成教学预想的教学效果,学生对本单元内容掌握得比较好。
认数教学反思15本单元在教学近似数时,学生出现了一些错误。比如:①2421200≈200万(或2000000),②4068503≈500万(5000000) ③9764≈1000。究其原因,对于“四舍五入”的方法不理解。
分析:错误①,不理解“四舍”舍什么,认为舍去尾数的同时也要舍去最高位后面的所有数,全部改写成“0”,正确的应“≈242万”;
错误② ,“五入”的理解出现问题,将“进1”给尾数的前一位,理解成“进1”给最高位,正确的应“≈407万”;
错误③,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只想到“满十进一”,忘了千位是本题的最高位,“百位7”进“1”给“千位9”,应该为10个“千”,即“10000”。
措施: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用两句话帮助学生理解。①理解“四舍”:尾数最高位是“0、1、2、3、4”,前面的数不变,尾数改写成“0”;②理解“五入”:
尾数最高位是“5、6、7、8、9”,前面的数“多1”,尾数改写成“0”。学生在做题时,想到这些(特别是原本理解不清的),都能正确写出近似数了。
文档为doc格式